第318章 雪融梅香(2/2)
苏长风坐在竹椅上,手里翻着本《桃坞草木记》,是他新写的,里面记着灵犀草的习性、桃花的花期,还有阿依说的苗寨草药。“你们看这段。”他指着其中一页,“玄清道长曾说,‘草木有本心,何求美人折’,这灵犀草看似柔弱,却能防瘴气、治蛇毒,就像这染布,看着温顺,却能把日子染得有声有色。”
“苏先生说得是。”林婉儿放下绣帕,走到药圃边,看着灵犀草的嫩芽,“我打算把《桃坞草木记》抄几份,一份寄给中都的学子,一份托商队带给苗寨的老郎中,让他们也看看桃坞的草药。”
“我来抄!”小安举着手跳起来,竹篮里的“春水布”差点掉在地上,“我练字进步了,婉儿姐姐说我的字像刚抽芽的小树苗,有劲儿!”
午后,日头暖得像初夏,阿依教林婉儿和张婶调染液。染缸里的靛蓝在春风里泛着幽光,阿依用长杆轻轻搅动,布面渐渐染上湖蓝,像被春水漫过的天空。她嘴里哼着《染布谣》,银饰的叮当声是最好的节拍,引得檐下的燕子都停在电线上,歪着头听。
李逸尘和小安在院里放风筝,风筝是用阿依染的“春水布”做的,湖蓝色的翅膀上绣着桃花,飞得又高又稳,像只从沅江飞来的蝴蝶。小安牵着线,跑得满头大汗,笑声惊起一群麻雀,在蓝天上划出灰黑色的弧线。
林羽坐在廊下,看着这满院的热闹——阿依的芦笙声、李逸尘的吆喝、小安的笑闹,还有林婉儿低头染布的侧影,像幅流动的春卷。他忽然觉得,这桃坞的春天,因着每个人的存在而格外鲜活——苗寨的银饰映着桃花,中都的学子念着草木,而他们守着这片土地,把日子过成染布上的纹样,鲜明、温暖,带着生生不息的劲儿。
他知道,这春天还很长,灵犀草会越长越旺,桃花会开得满坞芬芳,染缸里的布会换了一茬又一茬。而他们要做的,不过是迎着春风,守着药圃,等着商队带来苗寨的新讯,等着信笺载来中都的故事,把每个寻常的日子,都酿成桃花酒的甜,染成“春水布”的蓝,在岁月里,写下最绵长的篇章。
暮色漫进桃林时,灶房飘来酸汤兔的香气,混着艾草糕的甜,格外诱人。廊下的灯笼亮了,暖黄的光落在晾晒的“春水布”上,映出晃动的影子,像无数个跳动的春天。远处的望海镇传来几声犬吠,混着桃坞里的笑语,在风里漫开,温柔得像首未完的诗,等着下一个季节,继续书写新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