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传奇捕快李逸尘 > 第308章 别时荷风

第308章 别时荷风(1/2)

目录

别时荷风牵别绪,尺素频传念旧盟

中都来的学子们要启程那日,天刚蒙蒙亮,荷塘里的荷花便醒了,粉白的花瓣顶着露珠,在熹微的晨光里透着股依依不舍的润。老桃树上的青桃又胀大了些,被晨露洗得油亮,绒毛湿哒哒地贴在果皮上,像无数双含着泪的眼睛。

林羽正帮张校尉捆扎行李,书箧、草药、还有阿依连夜绣的苗寨纹样荷包,被分门别类地放进马车。他的动作沉稳,指尖系绳时打了个结实的同心结——这是林婉儿教的,说出门在外,结要系得牢,才不容易散。

“这些灵犀草种子你收好。”林羽把个布包递给张校尉,里面是新收的种子,用蜡封了口,“中都潮湿,种的时候掺些草木灰,长得旺。”

张校尉接过布包,沉甸甸的,像揣了捧桃坞的土。“我记着了。”他拍了拍林羽的肩,目光扫过院里的荷塘、桃树,还有廊下正给学子们塞桃花酥的林婉儿,“等秋天桃熟了,我再带孩子们来,尝尝你们的鲜桃。”

“一定给你们留最大的。”林羽笑着点头,眼角瞥见李逸尘正跟那个最小的学子掰手腕,输了的要教对方一套箭法,两人憋得脸红脖子粗,引得众人笑。

阿依抱着芦笙,给每个学子都送了支自己削的竹笛,笛身上刻着简单的桃花纹。“这是《荷风谣》的谱子。”她把张泛黄的纸塞进女学子手里,银饰叮当作响,“想桃坞了,就吹吹,笛声能顺着风飘过来呢。”

女学子红了眼眶,攥着竹笛和谱子,小声说:“我会给你写信的,告诉你中都的桃花开了没有。”

林婉儿站在厨房门口,看着张婶把一篮桃花酥往马车上放,篮子里还压着罐荷花酱,是用今早刚摘的荷花做的。“路上就着干粮吃,解乏。”她叮嘱着,目光落在那个总爱脸红的女学子身上,想起自己第一次离开桃坞时的模样,心里酸酸的。

苏长风拄着拐杖站在廊下,手里捏着封写给中都学堂先生的信,字里行间都是叮嘱:“让孩子们多亲近土地,认认草药,知道衣食来之不易,比读十卷书都有用。”他把信递给张校尉,又从袖中摸出个旧锦囊,“这是玄清道长留下的平安符,你带着,路上安稳。”

小安抱着自己种的桃树苗,非要送给最小的学子:“你把它种在学堂门口,等它长高了,就像我陪着你一样。”树苗的根裹着湿润的泥土,沾了些在小安的袖口上,像块洗不掉的印记。

“我会天天给它浇水的!”小学子捧着树苗,眼睛亮闪闪的,“等它结了桃,我第一个寄给你!”

马车要走时,李逸尘忽然想起什么,跑进木工房拎出把新做的木剑,剑鞘上缠着靛蓝色的蜡染布。“给,”他把木剑塞给那个想学箭法的学子,“这剑比你那把结实,回去好好练,下次来跟我比试。”

“一定!”学子接过木剑,郑重地抱在怀里,像捧着件稀世珍宝。

芦笙声又起,阿依吹的是《送别调》,调子比《迎客调》沉了些,像荷塘里的水,慢慢漫过每个人的心底。林婉儿站在林羽身边,看着马车缓缓驶出院门,车轮碾过青石板上的苔痕,留下两道浅浅的辙,像两行写在地上的诗。

“他们还会回来的。”林羽轻声说,目光落在渐行渐远的车影上,“就像我们,也总会想起中都的城隍庙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