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00章 盼归人(2/2)
林婉儿的脸颊微微发烫,低头继续绣着帕子,阳光落在她发间的银桃花簪上,折射出细碎的光,与檐下的冰棱相映成趣。她想起昨夜林羽帮她掖被角时,指尖不经意触到她的手背,那点温热的触感,此刻还留在皮肤上,像雪地里的腊梅,悄悄绽放在心底。
傍晚时分,灵隐村的老妪果然来了,由她的小孙子搀扶着,背上的竹篓里装着新鲜的荠菜,绿油油的,沾着雪水,看着格外喜人。“路上滑,走得慢了些。”老妪坐在暖炉旁,搓着冻得通红的手,“这些荠菜是今早刚挖的,带着土气,包出来的饺子才香。”
小安连忙给她端来碗羊肉汤:“奶奶快暖暖,这汤可好喝了,婉儿姐放了好多姜片呢。”
老妪喝着汤,看着满院的积雪,又看看堂屋墙上挂着的剑和弓箭,眼里满是欣慰:“你们这些孩子,把桃坞守得这么好,玄清道长在天有灵,定会高兴的。”她从怀里掏出个布包,里面是些晒干的茱萸,“这是去年秋里采的,缝在枕头里能安神,给苏先生和林丫头各备了些。”
夜幕降临时,众人围坐在厨房的大桌旁,开始包饺子。李逸尘剁的肉馅果然带着股蛮力,溅得满脸都是;小安学着擀皮,擀出来的面皮不是太厚就是太薄,惹得大家发笑;林婉儿和老妪负责包,手指翻飞间,一个个元宝似的饺子便排满了篦子;苏长风坐在一旁,慢悠悠地择着荠菜,偶尔指点小安两句;林羽则在灶前添柴,火光映得他侧脸轮廓分明,嘴角始终挂着浅浅的笑意。
饺子下锅时,沸水里浮起个个白胖的身影,像群在水里嬉戏的银鱼。李逸尘抢着要捞,结果被蒸汽烫了手,嗷嗷直叫,却还是坚持把第一碗饺子端给苏长风和老妪。
“尝尝,看咸淡如何。”林婉儿递过醋碟,眼里带着期待。
老妪咬了一口,荠菜的清香混着肉香在嘴里散开,点了点头:“正好,比我家那口子包的强多了。”
窗外的风雪早已停了,月亮从云里钻出来,给雪地镀上一层银辉。灶房里的炉火噼啪作响,映着每个人脸上的笑意,腊梅的香气从堂屋飘过来,混着饺子的香,在暖融融的空气里漫开。
林羽望着窗外的月色,忽然想起玄清道长的坟。雪地里的无字木牌此刻定是盖满了雪,像盖着层厚厚的棉被。他想,道长若能看到这满室的烟火,听到这阵阵的笑语,定会捻着胡须,说一句“甚好,甚好”。
夜深时,老妪带着孙子回去了,小安和李逸尘挤在一张床上,早已睡得香甜。林羽和林婉儿收拾着碗筷,月光透过窗棂照进来,在地上投下两道依偎的影子。
“明日该给望海镇的王掌柜送些饺子去。”林婉儿轻声说,将最后一只碗放进碗柜。
“嗯,再捎两坛桂花酒。”林羽擦着手,目光落在她发间的腊梅花上——那是下午李逸尘插在她发间的,此刻还沾着点雪,却愈发显得清丽,“他儿子该满周岁了吧?正好讨个吉利。”
“是啊,时间过得真快。”林婉儿望着窗外的雪月,眼里满是憧憬,“等开春,阿依来了,我们也包一次苗寨的酸菜饺子,让她教我们唱苗歌。”
林羽点点头,没有说话。炉火的余温还在,腊梅的香气未散,这样的夜晚,仿佛连时光都变得悠长。他知道,这雪下得再厚,也掩不住土地里的生机;这冬夜再冷,也挡不住春天的脚步。
就像这桃坞的故事,会在一场场风雪里,在一次次期盼中,慢慢走向新的章节。而他们要做的,便是守着这份暖意,等着腊梅落尽,等着桃花绽放,等着远方的故人,踏着春风而来。
夜色渐深,灶房的灯火最后一个熄灭,将满院的安宁与期盼,都藏进了这沉沉的雪夜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