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传奇捕快李逸尘 > 第299章 传远信

第299章 传远信(2/2)

目录

“何止箭囊!”络腮胡大汉哈哈大笑,“阿依她阿爸说,要给桃坞每个人做套冬衣,里子加了苗寨的驼绒,暖和着呢!”

苏长风拄着拐杖慢慢走出来,看着那些五颜六色的蜡染布,眼里泛起温润的光:“劳烦你们跑这么远的路。”他让林羽取来两坛新酿的桂花酒,“这点心意,路上解乏。”

“苏先生太客气了!”汉子们连忙摆手,却还是接了酒,“能给桃坞送东西,是我们的福气。去年从望海镇回南疆,路上遇着山匪,还是林小哥出手救了我们呢。”

正说着,张婶端来几盘刚出锅的葱油饼,香气混着兰草香、蜡染的草木香,在风里漫开,格外好闻。商队的汉子们也不客气,拿起饼就往嘴里塞,连夸张婶的手艺好。

午后,商队要启程了。林婉儿往他们的行囊里塞了些灵犀草粉和桃花酥,又写了封回信,让他们带给阿依:“告诉阿依,芦笙我收到了,很喜欢,盼着她开春早些来。”

汉子们挥着手走远了,马车上的蜡染布在风里招摇,像面流动的彩虹。李逸尘抱着匹靛蓝色的布,兴冲冲地往木工房跑:“我要让张叔给我做个箭囊,上面再绣朵桃花,肯定帅!”

小安则捧着块蜡染帕子,学着阿依的样子拓花纹,用炭笔在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芦笙,旁边写着“阿依姐姐”。

林婉儿将银芦笙放进木匣,摆在梳妆台最显眼的位置。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,在银管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像落了满地的星星。她想起阿依信里说的“开春桃花开,我吹给你们听”,心里便像揣了个暖炉,连这霜降的寒风都不那么冷了。

傍晚,林羽在厨房帮着收拾鱼干。阿依娘腌的鱼干果然地道,色泽金黄,透着淡淡的酒香。林婉儿将鱼干切成小块,用炭火慢慢烤着,不一会儿,焦香的气息便飘满了院子。

“先生,尝尝这个。”林婉儿端着烤好的鱼干送到苏长风面前,老人捏起一块放进嘴里,慢慢嚼着,点了点头:“有苗寨的味道。当年玄清道长在南疆,最爱的就是这口。”他望着窗外的暮色,“他总说,苗寨的人活得真,像这鱼干,咸得纯粹,香得热烈。”

李逸尘和小安蹲在灶房门口,手里各捏着块鱼干,吃得满嘴流油。小安边吃边问:“逸尘哥,苗寨的冬天也会下雪吗?阿依姐姐说她们那里的冬天,沅江会结薄冰,能在上面滑冰呢。”

“肯定没我们桃林的雪大!”李逸尘拍着胸脯,“等开春阿依来了,让她看看我们桃林的雪,能埋到膝盖!”

暮色渐浓,风里的寒意更重了,灶房的炭火却烧得正旺,映得每个人的脸都暖融融的。林羽望着窗外飘落的第一片枯叶,忽然觉得,这霜降的日子,因着远方的牵挂,也变得格外温柔。就像这烤鱼干,初尝带着点咸,细品却有化不开的香,在心里慢慢漾开。

他知道,等过了这寒冬,开春桃花绽放时,阿依的芦笙声定会顺着沅江的春水传来,带着苗寨的暖意,落在这桃坞的每一寸土地上。而他们要做的,就是守着这炉火,守着这份期待,等着又一场春暖花开。

夜渐深,灶房的灯火亮着,像颗温暖的星。烤鱼干的香气混着蜡染的草木香,在夜色里弥漫,勾连着远方的苗寨与眼前的桃坞,让这漫长的冬夜,有了盼头,有了滋味。

目录
返回顶部